渐冻症(ALS)前兆的肌肉无力与其他原因(如重症肌无力、低钾血症、颈椎病、生理性疲劳等)导致的肌肉无力,在病因、伴随症状、进展模式、累及范围等方面有显著区别,具体可从以下维度区分:
一、核心区别:从本质和特征入手
渐冻症的肌肉无力是运动神经元变性坏死导致的“神经性无力”,而其他原因的肌肉无力多与“肌肉本身、神经传导、代谢或免疫异常”相关,核心差异如下:
以下从不同维度,用文字详细说明渐冻症前兆的肌肉无力与其他原因导致的肌肉无力的区别:
1.病因方面
渐冻症前兆的肌肉无力,根源是上、下运动神经元发生进行性变性,使得神经无法正常支配肌肉;而其他原因导致的肌肉无力,成因多样,可能是免疫异常(如重症肌无力)、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神经受到压迫(如颈椎病)、肌肉本身出现病变(如肌炎),也可能是生理性疲劳等。
展开剩余70%2.伴随症状方面
渐冻症前兆的肌肉无力,常常会同时出现肌肉萎缩、肌束震颤(也就是俗称的“肉跳”)以及肌肉僵硬或痉挛(这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受累所致),并且不会有感觉异常,像麻木、疼痛等症状都不会出现;其他原因导致的肌肉无力,伴随症状因病因不同而有差异。比如重症肌无力会有“晨轻暮重”的特点,即早晨症状较轻、傍晚加重,还常累及眼肌,出现眼皮下垂、复视;低钾血症可能伴随肢体麻木、酸痛、心慌、腹胀等;颈椎病可能伴有颈痛、手臂麻木以及放射性疼痛。
3.进展模式方面
渐冻症前兆的肌肉无力会逐渐加重,呈进行性恶化,而且这种情况是不可逆的,症状不会自行缓解,只会慢慢扩散;其他原因导致的肌肉无力,大多呈现“波动性”或“可逆性”。例如重症肌无力,活动后症状会加重,休息或者使用溴吡斯的明等药物后会缓解;低钾血症患者,补钾后数小时至数天内症状就能完全缓解;颈椎病患者,休息、接受理疗后症状会减轻,劳累后则会加重;生理性疲劳导致的无力,经过休息就能恢复。
4.累及部位方面
渐冻症前兆的肌肉无力,早期多从四肢远端开始,比如手指、脚踝,而且通常是不对称的,可能先从左手无力开始,之后逐渐累及右手,然后慢慢向近端蔓延,如手臂、大腿,最终可能会累及呼吸肌;其他原因导致的肌肉无力,累及部位各有不同。重症肌无力常先影响眼肌,出现眼皮下垂、复视,之后再累及咽喉肌,导致吞咽困难;低钾血症引起的无力是全身性的,以下肢更为明显;颈椎病导致的无力,局限在受压神经所支配的区域,如一侧手臂、手指;生理性疲劳导致的无力,可能是全身性的,也可能仅出现在活动过的部位,比如运动后的腿部。
5.对感觉的影响方面
渐冻症前兆的肌肉无力不会影响感觉,触觉、痛觉、温度觉等均保持正常;其他原因导致的肌肉无力,对感觉的影响因病因而异。像低钾血症、颈椎病可能会让患者伴随麻木、刺痛感;重症肌无力一般不会有感觉异常;生理性疲劳也不会导致感觉异常。
6.对休息/治疗的反应方面
渐冻症前兆的肌肉无力,休息后没有缓解效果,使用普通药物,如止痛药、补剂等也没有作用;其他原因导致的肌肉无力,对休息或治疗的反应不同。重症肌无力患者休息或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后,症状会明显改善;低钾血症患者补钾后,症状能迅速缓解;颈椎病患者休息、接受牵引后,症状会减轻;生理性疲劳导致的无力,休息后就能完全恢复。
发布于:北京市合肥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